瑶族社会发展不尽一致,其自身的民族传统文化风采各异,繁花似锦;而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特色浓郁,丰富多彩。瑶族的地域性和支系多造就了其文化的多样性。瑶族文化包括各种类型的民族传统和民间知识,各种方言、口头文学、风俗习惯和民族民间的音乐、舞蹈、礼仪、节日、手工艺、游戏、建筑艺术及其他艺术,这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组成了瑶族社会各层次文化,并成为瑶族主体文化的基础。
(一)保暖、御寒、遮羞
服装从其发展伊始,人们只是利用大自然赋予的植物皮根、草茸、兽皮毛为原料制成保暖、御寒、遮羞的用具,那时还不叫衣,而叫“遮阳布”“遮羞布”,象在海岛生活的民族就只有一块遮阳布;随着岁月的流逝,人们对保暖、御寒、遮羞概念有所升华,对生活提高了要求,制做衣裤逐渐成型,并有了不同功能的区别;瑶族最初的服装,也是“采食猎毛”“织绩木皮,染以草实”,经过千百年风雨的洗涤,瑶族服装有了“五色衣”“斑衣花裙”的进步,但服装起源的初衷,保暖、御寒、遮羞功能依然是服装的重要职责。
瑶族一套着装包括了衣服、裤、裙、带、绑腿、鞋和头饰、首饰、配饰,其中服装与头饰最能体现保暖、御寒、遮羞功能,包头帕巾,不仅可以保暖御寒,还可保护头部头发不受荆棘芒草的割扯;衣裳宽松无扣,方便身体散热;裤短而宽脚,利于在崎岖山路上行走;打上绑腿,可防备毒蛇虫咬和滚石挫伤,冬天又可弥补御寒的不足;这些最朴实的衣饰功能,始终在瑶族服装中体现。
(二)反映社会地位
从服饰装束,可以分辩体现一个人在社会中的特定地位,这种意义,在服装进入功能社会就已体现。年龄、婚否、贫富以及在社会的特定身份,可以从服饰一览而知。
据清李来章《连阳八排风土记》第二册载:“瑶无冠礼,少年男以五色绿珠及棉花作条(实是一种植物木芯)饰髻,上插鸡尾,以为美观;男二十余不蓄发,以红布缠头,兼用网巾,穿耳带环。”“女年至将嫁,发长以为羞,择日于私室梳髻,以五色红绒绣为布,缝为包头,基名为‘帕’。。。罩发,嫁二年后换白布(帕),不绣绒”。区别婚否,主要看头饰,青年女子留发蓄髻,但不包头帕,不戴冠;凡带冠便是定婚或已婚的标志。瑶族女性发冠头饰多姿多彩,各支系头饰不尽一致。传说瑶族祖先盘瓠王娶高辛帝的三公主为妻,三公主出嫁时皇后赐予美丽的花冠。此后凡瑶族女孩出嫁,必须结髻带冠,以视承袭公主尊贵的身份和装束。但各地各瑶族支系对公主花冠的想象不一,所以瑶族妇女的头饰风采各异。
瑶族社会贫富的身份,能从衣着一望而知,贫者衣裳单薄陈旧,富者衣饰光鲜厚实;至于身份地位,主要是指在瑶山有特殊身份和地位的人。据凌锡华的《连山县志》载;“受簶者,得衣朱衣,髻缠朱布,。。。其妻亦以红为髻笠”。婚嫁喜庆日,穿红衣红裙者,一定是新娘子;在宗教仪式上,穿红袍的人,一定是宗教主事者先生公或色公;披红挂彩的人,一定经过了授法名仪式;在这些特定的环境下,衣饰可以体现其特殊的身份地位。
(三)传承民族历史
以衣饰服装保持民族历史,这不仅瑶族有,其他民族亦有。以这种特殊方式传承历史,更具有永久的意义。瑶族所以保持包头绑腿的习俗,与其历史传说中的图腾崇拜有着密切关系;古时候,瑶族祖先盘瓠龙犬帮助平王消灭高王,平王为奖赏盘瓠,将三公主许配给他为妻。成婚后,盘瓠白天为犬身,晚上就变成了美男子,公主把这个秘密告诉了母亲,皇后说,既然晚上成人,何不白天也成人?三公主把母亲的话转告了盘瓠,盘瓠说,只要把他放在蒸笼里蒸上七天七夜,就可以脱去身上的斑毛变成人形;公主照盘瓠的话把他放进蒸笼整整蒸了六天六夜,公主担心丈夫被蒸坏,在第六天晚上打开了蒸笼,由于时间不足,头上和腿上的毛发尚未去掉,只好把这些部位用布巾包扎起来,沿袭成为今天瑶族共同的习俗。虽然人犬相配实属荒唐,但作为图腾传说可以理解,瑶族人把这段传说化整为服饰习俗,成为最朴实最深刻的记忆,起到了传承历史的作用。
此外,在广西南丹瑶族、金秀花蓝瑶、乳源过山瑶女性穿着的上衣背面都印有一个方正绣品,传说这是“盘王印”。据说瑶族的盘王印已被土司抢走,为了铭记盘王印,人们把它绣在衣裳上,也不用担心再被坏人抢走。瑶族服饰载史的功能,早在汉代就启用,《后汉书》载“盘瓠诸子织绩木皮,染以草实,好五色衣裳,制裁皆有尾形”。《广东新语》载“盘瓠毛五彩,故今瑶姎徒衣服斑斓”。当人们了解瑶族以龙犬为图腾的历史时,从其部分服饰特征就能明了。瑶族人刻意把世间即将遗忘或失传的历史故事,通过形象构思,以服饰为媒介使之得以保存并流芳百世,不仅是保存历史的一种极好方法,也为民族之间辨别设置了独特的服饰标志。
(四)弘扬民族技艺
瑶族服饰最令人难忘的是五彩斑斓。早在两千多年前,瑶族就懂得用五色绣衣。“衣斑斓布竭”。这种斑斓,不是现在的多彩印花和织染,而是瑶族妇女用传统的挑花、刺绣、蜡染工艺在素色土布上针扎蜡染的效果。所渗染的布料被史籍称为“瑶斑布”,有的还作为贡品上献皇朝,如道州、郴州的“白苧布”“苧练布”,连州的“苧布”,零陵、全州的“葛”布等,“衣斑布斓”“斑衣花裙”是当时文人描述瑶族服饰的真实写照。
在瑶族民间,挑花、刺绣、蜡染技术广为普及,俗话说,“瑶女不会绣花找不到婆家”,瑶族女性从小习绣,及长至婚,一套婚嫁衣裳,甚至连婚后孩子用的披风、被带都一一备齐。瑶族挑花刺绣的底布主要是黑白两种,喜欢用黄、红、绿(青)、黑、白做基本色调,一般黑色底布用黄、红、绿(青)、白四色配色,白色底布用黄、红、绿(青)、黑四色配色,巧妙的把底色镶嵌在黄、红、绿(青)色中形成五色。“凡衣裙、巾、被之属,莫不取五色绒杂以织布为花鸟状”。明清时期,瑶族刺绣工艺已精湛绝伦,出现了“用五色绒杂绣花卉”的精品。
正是因为瑶族拥有娴熟的挑花、刺绣、蜡染工艺,才会有上百种缤纷多彩的民族服饰,也正是通过服装的传承和妙用,使挑花、刺绣、蜡染工艺得以张扬和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