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人周去非的《岭外代答》中有这样一段记载:“瑶人以蓝染布为斑,其纹极细。其法以木板二片,镂成细花,用以夹布,而镕蜡灌于镂中,而后乃释板取布,投诸蓝中。布既受蓝,则煮布以去其蜡,故能受成极细斑花,炳然可观。故夫染斑之法,莫瑶人若也。”[③]可见早在宋代,瑶民就用蓝靛和黄蜡在白布上染出有精致花纹图案的“瑶斑布”。瑶族妇女精于蜡染工艺,尤以蓝靛瑶的蜡染久负盛名,至今仍保留着一套完整的印染技术。一般是将自织布匹“家织布”铺于桌上,用蜡刀蘸取以溶解的蜡汁,直接在布上绘出各种花纹图案,然后将布料放入染缸浸泡一小时,提起晒干后再浸泡。染液是用蓝靛、火灰水、酒、清水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。染到布呈现蓝红色就可捞出晒干,再放入清水中煮沸,去掉布上的蜡,洗净晒干后就可以用来缝衣服。
瑶族历史悠久,在文化方面一直保持本民族传统特点,尤其在服饰文化上更为明显,五彩斑斓,绚丽多彩是瑶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普遍性特征。自远古时代,瑶族先民“织绩木皮、染以草实,好五色衣服,制裁皆有尾形”,瑶族服饰成为瑶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,它不仅是区别瑶族和其他民族的直观形象依据之一,也是区分内部各族系、支系的重要依据。据统计,瑶族服装的款式多达100余种,头饰也不下100余种。这种多样性首先是由于各支系的不同,其次还因居住分散,又表现为地域性的差别,而在多数支系中,服饰还表现出明显的性别、年龄特征。
瑶族传统男子服装以青蓝色为基本色调,以对襟、斜襟、琵琶襟短衣为主,也有的穿交领长衫;配长短不一裤子,有的长及脚面,有的短至膝盖,多以蓝、黑为主,束腰带,扎头巾、打绑腿,朴实无华。头饰主要有如下两种:一是分别包红、黑、白、蓝头巾。比如蓝靛瑶男子度戒后,多数头上改戴马尾编制的园帽或缠圆盘形状的黑布包头,红头瑶成年男子用青黑布包头;二是蓄留长发,在头顶上束发髻,扎红头绳或盘长发。广东连南县八排瑶和广西南丹县白裤瑶男子至今仍盛行这一头饰。
相对而言,瑶族妇女传统服饰更加丰富多彩。各地瑶族妇女上衣多穿无领无扣对襟绣花衫或右衽长衫,下穿褶裙或绣花滚边宽脚长裤,扎有红、黑、白等多种色彩的彩色腰带或织带,围绣花围裙,包绣花绑腿。但在形制风格和彩色花边图案上千差万别,不同族系、支系、地域的区别很大。如广西南丹瑶族的百褶裙,裙面有蜡绘花纹,纹线经靛染分深浅。裙脚饰有红色刺绣花纹,多为几何形花卉,宽约10厘米,着裙时,裙前习惯再围一条比褶裙稍长的面裙,宽约20厘米,黑底镶蓝边。云南、广西等地的蓝靛瑶妇女上衣的前后摆均长于膝下,形成大三角形。前摆的花边镶于背面,穿着时,把前后摆往上翻卷,并将下摆三角状的尖端塞在腰带上,前后摆高于膝,形成双折叠式,镶在前摆背面的花边则露在外面。而在头饰上更是千姿百态。广西贺州瑶族的宝塔式头饰高一尺许,用十几块不同颜色的毛巾折叠而成,并用丝线和五色珠子加以装饰,色彩鲜艳,造型美观。广西临桂县宛田瑶族的凤头式头饰,则是以木制帽的框架分上下两个部分,下一部分是用圆木挖成瓜皮帽的形状,其上支着一根支杆,支杆上安一像凤头式的平板,平板上覆盖着一绣花帕,在绣花帕的后沿垂着若干股红、黑色的长条棉线垂至后腰,形似凤尾,古色古香。金秀茶山瑶的银钗式头饰也极为复杂,要将三块长约一尺二寸、宽约二寸、重一斤多的弧形银钗以及银梳、银簪、铜板、铜铃等饰物固定在头上,色彩鲜艳华美。已婚和未婚的女子头饰也有区别。如云南金平的红头瑶女子在婚前用青黑布缠头,婚后头顶锥形红头帕,这种包头十分有特点,一般只留下头顶和前额的头发,其余部分剃光,用黄腊将头发塑造成圆锥形,上裹一块红头帕。
瑶族历来把银饰视为高贵、富有和华丽的装饰品。各支系瑶族妇女均以佩戴银饰品为美。制作银器也是他们的传统手工业之一。银饰品的种类大致相同,有的在盛装时才佩带,平时与以收藏,有的则经常佩戴。由于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,有的饰品以铝或锡代银制成。包括妇插银簪、耳戴银环、颈戴银圈、腕戴银镯、手戴银戒指等。在新婚时,佩戴的银饰更多,有的还要戴上凤冠,上系金属挂牌。
在服饰的制作上,瑶族的织绣工艺闻名遐迩。他们多以红、黄、绿、白等颜色绣于深青色布上。刺绣一般不预先描绘图案,而是直接在布底上绣各种图案。图案都是由日常生活中的花鸟鱼虫等构成,图案生动活泼,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。他们还常在袖口、裤脚、胸襟等的边缘绣上彩纹,这样既使衣物结实耐用,还增加了美感。
挑花工艺精巧而别致,一般是利用布的颜色和经纬线,采用十字挑的针法挑出花纹。也不用事先描绘图案,只凭一双手,就可以挑出各种十字形、万字形、米字形、三角形等不同的花纹,其中间以现实生活的自然景色和动植物形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