瑶族织锦,主要流行于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瑶区。瑶锦主要用于被面、服饰、背带、头饰等。清代同治年间《象州志》记载瑶人善织瑶锦,汉族嫁女所用被面、小孩的襁褓也用瑶锦。瑶锦被面,在湖南江华称“八宝被”。瑶锦织法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织锦,是典型的经起花工艺,即经线为不同的单元颜色,纬线为单一底色,不断纬,花纹由经线显出,类似于花带的织法。主要花纹有万字纹、几何纹、文字纹、植物纹、动物纹等。用于被面的瑶锦色彩素净,线条古朴,花纹韵律性很强。用于服饰的瑶锦则色彩艳丽。
织锦过程
瑶族织锦采用的是经、纬相结合起花的技术,在牵经时将色线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组合,然后根据花纹图案的提沉起花要求,挑结花本,穿综上机。织造时,第一纬织平纹地,利用分经棍形成的自然开口,引纬打纬。第二、三、四、五纬起花。织完第一纬后,依次踩动踏杆,花综受力牵动,将面经拉下来变成底经,从而形成第二、三、四、五次开口,引花纬后进行打纬。第六纬与第一纬一样织平纹地,其余类推。这样五纬一组,不断往复循环。卷布和送经是人工调节的,织到一定程度时便转动齿状卷经轴,放出一段经纱,同时亦卷取一段织锦。
织锦机介绍
这种织锦机主要分布在富川瑶族自治县福利乡、油沐乡。福利乡的织锦机机身由机台、机架两部分组成。机台长150厘米,宽70厘米,高35厘米。前端有一块活动坐板,坐板前有固定的卷布轴,机台中央有一横槽,用以固定机台以及装放梭纬管。机架高145厘米,宽70厘米,上端设有齿状卷经轴,前梁吊有一根直径为3厘米的分经棍,将经纱按奇、偶数上下分开,经面与机台约成30度角,经纱下面吊有四片花综,用绳子分别与四根踏杆相连,综丝只吊上层经纱。引纬用梭,打纬用的则是竹制梳状、宽55厘米的筘。